十年磨一剑,五获“国字号”
来源: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12-08浏览次数:1510
2021年12月7日,工信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云南共6家入围,其中昆明5家,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平台类别为技术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后成功获得第五个“国字号”认定,我孵化器也成为同时拥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两块牌子的服务机构。
我孵化器紧紧围绕云南省生物资源状况及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模式,十年磨一剑,通过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暨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入驻孵化器的生物类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物业服务、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培训服务及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孵化服务体系。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一支15人的科研团队为基础、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为支撑、以一批价值300余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为核心、以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咨询团队为后盾、以服务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宗旨,可为园区内外有需求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分析、中试生产、技术咨询等低成本、专业化技术服务,现已通过中药材、食品等领域CMA认证,可对外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
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同时,为了夯实技术服务基础和拓展服务范围,加强了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多项校企、院企合作项目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后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省农科院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分别被云南省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酶资源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授予产学研合作基地,被昆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授予教学实习基地,为孵化器和入孵企业进行人才、技术储备,可以在人力资源、科研成果技术转移、科研设备、仪器等方面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多点支撑。与此同时也可利用入孵企业为上述机构提供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平台,并能为其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见习基地,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对学校、企业而言都较为有利。孵化器的中试生产线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形成资源利用的互补性,这样既方便了科研放大实验的需求,又提高了中试生产线的利用率。
作为中国-东盟创新中心总部区及主要承建单位、首批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机构、昆明市国际(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举办东盟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国际培训班、美中生物医药协会云南省项目交流洽谈会、泛亚技术转移暨成果转化对接会、中国—印度技术转移对接活动等国际活动,与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东盟秘书处有关方面就孵化器运营管理、联合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培育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的交流合作机制,在南亚、东南亚等国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
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坚持“以企业为核心,围绕入驻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以专业为根本、经验为素材,帮助企业发展提速;以投资为工具,发掘盈利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集聚资源,整合创新创业要素,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经营模式,十年来累计孵化企业200余家,聚集培育了一批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既懂专业又擅长管理的企业家,截止目前园区在孵企业7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在孵企业2020年度总收入2.3亿元,利税1000余万元,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00余项,累计解决就业近千人,汇集了各类人才近200人,形成了较好的人才聚集、创新创业氛围。先后荣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园区、中国百家特色空间(产业孵化)、云南省创业创新优秀企事业单位、昆明市十佳孵化基地、昆明市优秀青年(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等荣誉。
下一步,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将紧扣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战略,发挥云南省国家级生物专业孵化器示范带头作用,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聚集一批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优质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团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利用云南自贸区和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建设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科技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引进来、走出去,为实现将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科技支撑。